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通知
会员登录
账号:
密码:
天气预报
联系方式

学校全称:长海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地    址: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长海东路21号

邮政编码:116599

电    话:0411-89889728

邮    箱:dl-chzg@163.com

报名热线:

王老师:13942038942

梁老师:15524885078   



当前位置

2019年长海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质量年报

浏览数:75

长海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2019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长海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简称长海县职业中专)是长海县教育局直属的省级重点职业中专,成立于1984年,当时命名为长海县职业高级中学,1989年迁入现校址。1994年5月根据辽宁省教育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的决定,将长海县职业高级中学改称长海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6682.2平方米,建筑面积8038 平方米,资产总值1136万元。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88台,共建有3个多媒体计算机室,1个车床实训室,1个钳工实训室,1个舞蹈室、1个音乐室、1个电钢琴室、23个琴房,1个美术实训室,2个旅服实操模拟教室,全校装备了20个带有触控电视和电子白板的智能化多媒体教室,通过电信网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

近年来,学校以“升学有希望,就业有出路”为办学目标,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办学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快乐健康成长为办学根本。以德育为核心,以良好习惯养成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为教育目标,以“高一成型、高二提高,高三稳定”为管理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努力实现“成为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企业欢迎,社会认可,政府满意,教职工受益的品牌职业学校”的最高办学追求,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2 学生情况。

本学年学校招生人数140人,比上一年度减少28人,在校生人数共计515人,比上一年度减少69人,学生年度巩固率96.3%。在校生分布于四大类专业:其中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184人;加工制造类--机械加工技术133人;旅游服务类--旅游服务与管理65人;教育类--学前教育133人。2019届毕业生人数为205人。在校生中辽宁省内有376人,外省市学生为139人;其中长海县县内学生307人,大连市其它区县市为69人。

1.3教师队伍。

全校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兼课教师21人,占任课教师36.8%。全校生师比8.44:1。“双师型”教师比例56.1%。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00%,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5.56%,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72.22%。   

本年度没有新教师入职。

1.4设施设备。

2019年教学仪器价值396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0万元,人均7689元。2019年纸质图书与2018年图书数量持平,为11966册,人均23.3册,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0.8。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019年度,在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约为98%,专业技能课合格率约为95%,体质测评合格率约为98.57%,职业技能通过率90%,毕业率100%。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2.2在校体验。

建立学校满意度调查制度,通过对学生意见的收集和整理,及时调整学校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严格的管理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校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校生活、校园安全等均较满意。2019年学校对在校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45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44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73%、比较满意16%、一般满意9%,不满意2%。

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75%、比较满意20%、一般满意5%,不满意0。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90%、比较满意3%、一般满意2%,不满意5%。

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71%、比较满意18%、一般满意6%,不满意5%。

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非常满意91%、比较满意6%、一般满意3%,不满意0。

2.3资助情况。

2019申报申请免学费515人,已经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如实准确上报国家系统,并定期按时维护,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组织学生填写申报资料,登记、公示、存档。国家助学金春季共申报49人,秋季共申报50人,已经按照流程完成学生资料上报,申请、审核、公示等工作。在政府奖学金方面,主要是奖励德、智、体三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共有8名学生获得市政府奖学金,并按照规定完成相关工作。1名学生获得中职国家奖学金。学校设立校级奖学金,全年奖励156人次。

2.4就业质量。

2019年6月毕业生205人,其中61人通过对口升学考入本科院校,86人通过院校单招考试考入专科院校,升学人数总计167人,占毕业生82.67%,直接就业38人。

2.5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领导主抓、就业处统筹、全员参与”的全程化就业工作体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多方位引导全校员工关注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工作。



一、二年级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专业介绍和解读,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就业处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介绍和分析,让学生总体了解国家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就业处组织学生参与企业招聘会,感知就业状态,帮助学生把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岗位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目标;三年级以企业嵌入式培训为主,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训练,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现有4个固定招生专业: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各专业教学标准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各专业确定了专业教研组长为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共同努力促进专业发展。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增建、改建各专业实训教室,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2教育教学改革。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建设规范性要求,并与我校的实际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具体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领学校课程改革。推进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完成了部分专业课程标准的建设工作。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提高,积极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在教学工作中认真执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教材使用要求,积极选用规划教材。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建设规范性要求,并与我校的实际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具体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领学校课程改革。推进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完成了部分专业课程标准的建设工作。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提高,积极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在教学工作中认真执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教材使用要求,积极选用规划教材。现阶段课程标准建设还没有全覆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需要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强化教学督导,建立学校教学督导制度,校领导积极参与听课,深入实践教学场所。学校每学期组织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比工作,学校对教师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通过各种评教活动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有效监控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3.3 教师培养培训。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年度教师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2019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7人次,共计800余学时;市级教研培训40余人次,县级培训20余人。通过培训教师的视野开阔了,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开展二级培训工作,所有参加国家级培训的老师,培训结束后在全校进行交流汇报,将培训所得与全体教师分享,促进整体提高。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4位教师参加大连市超星杯教学技能比赛获奖,3位教师参加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获奖,多位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学校重视班主任的培养,学生处制定2019班主任培养计划,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现并培养班主任,形成了学校老中青相结合的班主任队伍。我校的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有战斗力,有爱心,有耐心,保证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规范管理情况。

长海县职业中专严格执行各级有关规范办学的文件要求,积极查找问题,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使学校各项工作合法合规。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年度预算、公用经费公示、项目招标、资产管理等工作。认真做好全国中等职业学生招生资质核查工作,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坚持招生宣传内容真实,招生工作过程公开透明,严格执行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新生注册、转学,休学、毕业办理工作,加强学籍人数月报制度,保证在籍学生人数与在校学生人数一致。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长海县职业中专章程》,并根据学校发展完善与充实。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有限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依法治校、依规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确定安全工作重点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项工作安全预案,各科室、各班级签定安全责任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安全活动和培训会议。本学期针对市县两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安全工作不留死角。

积极开展师生安全培训和演练。将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内容,各班级利用晨会、班会对学生开展用火用电、交通、饮食、活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对全体教师进行自身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应急疏散演练,定期开展法治安全专题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化水平。加大学校信息化设施投入,更新教学用计算机,新建录播教室,满足教学和办公使用。教师信息化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重点进行办公软件应用,课件制作,视频编辑培训。所有专业学生按计划开全上足信息技术课程,并在学生中开展计算机应用比赛。

3.5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得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教学、活动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加强日常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中小学生守则》,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通过班团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等。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设心理健康课,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一对一地帮助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帮助学生共同成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校师生共同录制快闪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全校师生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认真开展法治教育,开设法治教育课,请法治副校长举办法治讲座。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学校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和培训,使他们更好把握新时代思政课的要求。各专业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政治与经济》、《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保证课时,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全体教师挖掘学科的德育因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各级德育目标,并做为课堂评价的内容。

作为教育学生、宣传思想的阵地,校团委与学校各部门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开展心理健康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开放,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大连市、长海县中小学生艺术节等比赛中,舞蹈、合唱、绘画、演讲、诗朗诵等多部作品均荣获市县级各等级奖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长才干,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



学校积极地、科学地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着力倡导和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专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志愿服务行动的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长海职业中专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现有校园广播志愿者小队、爱心助残志愿者小队、礼仪志愿者小队、环保志愿者小队、暑期导游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服务小队。校园之声广播站的广播志愿者利用一、三、五的放学时间,精心准备、认真播报,为学校师生奉上集娱乐性、广泛性、创新性于一体广播节目,给老师和同学们紧张忙碌的生活之余带来欢笑和舒心。爱心助残志愿小队他们情暖社区,爱洒孤寡老人,志愿者们定期去老人家中服务,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身为学生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食品,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唱歌,嘘寒问暖,老人们感受到了一份特殊的亲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志愿者还经常去县匡智学校送爱心,他们陪孩子们聊天、指导她们画画,教孩子唱歌跳舞,为孩子讲解导游词,为她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礼仪志愿者小队多半是旅游服务、幼师专业的学生,利用所学专业,学以致用,开展便民服务。我校的礼仪志愿者服务小队经常活跃在县内的各大会议现场,颁奖服务、礼仪服务已成为长海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海县职业中专志愿服务队把专业与实践结合、理论与服务结合、奉献与发展结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给全校树立了一块丰碑。

多名学生在大连市组织的“文明风采”大赛、体育比赛、社团活动中获奖。

3.6党建情况。

长海县职业中专党支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员教师思想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提升党员教师队伍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认真做好党员的管理、发展工作及党费的上缴工作。努力做好骨干教师入党工作,引导团员青年及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本年度转正一名党员,发展预备党员1名,全部为一线青年教师骨干。

学校认真贯彻“从严治党支部落实年”活动,认真开展党纪党规教育,做到教育在先,防范在先,加强全校教师的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学校党支部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上党课、看录像、谈体会等形式,有针对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党规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大连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通过一个个案例,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提高党员的防腐抗变的能力。组织全体党员参观“黄海前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长海县的历史,增强热爱长海、建设长海的意识。

学校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校园环境治理志愿活动,对学校内部、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教师党员与学生一起参与助残志愿者服务,为受助对象送去生活必须品,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洗衣服。我校助残活动深入开展多年,得到社会有关部门表扬和好评。学校还积极鼓励师生加入“长海红十字志愿者”等志愿者组织,参与“守望夕阳”、“衣暖人心”等志愿服务。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积极与县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满足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需要。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大连海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成为学生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基地,接收教师的企业实践。学前教育专业与长海县幼儿园和大长山岛镇幼儿园确定合作关系,做为学生见习和教学实习的基地,并与大连多家幼儿园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大连发现王国集团确定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习岗位。

4.2 学生实习情况。

用人单位总体对学生在企业表现满意,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职业操守、纪律意识、待人处事表现均较好,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满意,学生就业后较稳定。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需要加强。学校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需要进一步完善。

5.社会贡献

长海县职业中专积极服务长海县社会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学校利用职业技能技能鉴定基地条件,为长海县劳动服务公司组织的社会培训提高考试服务。为解决县内幼儿园部分保育员没有职业资格证问题,学校与大连市职业技能鉴定沟通协调,为部分幼儿教师提高供报名、辅导、考试等服务,避免了这些老师需多次往返大连参加考试的麻烦。为迎接国家语委督导评估,长海县语委办组织全县各机关单位400余工作人员进行普通话测试,整个考试工作由我校负责组织。我校各部门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历时一天时间顺利完成测试工作,得到语委办和参测人员的好评。另外,我校还多次为县财政局、县总工会、县残联等单位提供培训场地服务。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经费来源地方财政专项投入,年度收入185万元,各项支出符合学校年度预算。

项目

学校总支出

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采购

日常教学经费

师资建设

经费

185

5

20

146

14

比例

100

2.7

10.8

78.9

7.6

6.2政策措施。

学校积极落实办学自主权、落实教师编制、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等政策。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拟定招生计划等,实现学校的办学自主。制订学校教师招聘方案,拟定职称评审和岗位认定管理办法,积极落实教师编制。

7.特色创新

      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长海县职业中专在“好习惯、好人生”思想的引领下,始终秉承“德馨、技高、勤奋、自强“的校训,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奠定学生幸福人生”作为办学理念,以“高一成形、高二提高、高三稳定”作为管理目标,以培养学生“会说话、会处事、会做人”作为教育目标,始终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想融入到学校发展之中。归纳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品牌的确立与形成,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养成教育“四部曲”。

以梦想为目标

为了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体化、目标化,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习惯、如何培养良好习惯”上形成更明晰的认识,我们紧紧跟随习近平主席“中国梦”的步伐,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梦想,制定自己的目标。通过养成教育,让学生知道课堂、课间、课后、食堂、寝室、接人待物等各方面的良好行为。这样的规定明确具体,没有大道理,学生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可以,提高了制度的指导性,培养了学生的习惯认知。

以环境为载体

多年来,我们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好习惯”随处可见。


   教学楼内布置了“习惯长廊” 。本着“养成什么习惯、为什么养成这些习惯和如何养成”的思路进行布置。每条走廊、每个楼梯口、每个转身台,处处都贴有“轻声慢步”、“右行礼让”等文明提示语。我们时时处处抓细节,一丝不苟规范着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起到了显著的明理导行的作用。



教室里布置了“温馨教室”。在深抓班容班貌建设的同时,每个班级的板报内容都有“习惯培养专栏”,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使良好习惯有了生长的土壤。

以竞争促形成:

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检查评比制度,形成了“学生处——值班教师——班主任——值周学生”这样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时时督导,层层检查,全面巡查学生的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同时,依据《养成教育检查评比细则》和我校《日常管理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检查评比,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学期末进行综合评定。如此做到了处处有人查,时时有抽查,促进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习惯养成。

以活动促发展:

活动是养成教育极其有效的载体,我们始终抓住各种活动的有利时机,推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军训、运动会、各类体育比赛、校园小歌手比赛、各种知识竞赛、各类技能比赛、助残帮困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等,这一系列不同主题活动的开展,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不同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我们愿意做一个勤劳而执着的播种者,带着“养成教育”的思想,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金色的希望。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1.品牌专业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教育较之产业发展滞后。

2.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还需加强。

3.教学实践环节仍需加强。

4.校企合作还要加大力度。

8.2改进措施


1.进一步坚持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提升办学质量,增加办学活力和吸引力。把握行业新动态,不断调整教育思路,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



2.完善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紧贴行业和市场需求,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尝试校企共同育人的模式。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研究,做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尝试与企业订单式合作,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特别是积极探索跟岗实习,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



4.加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